年關將屆,許多公司的面對低迷的景氣開始縮編,嚴重者如復興航空、法蝶寢具等無預警的關門,更是讓人心驚膽跳,不知何時會輪到自己,年輕朋友問我應該如何應對,我總是建議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最好的準備,就是平時就要不斷的增進自己的技能,也就是自己除了深耕主要技能外,還要培養其他的第二技能、第三技能、甚至是第四技能等。如果每個人都把企業當大學來念,每四年不都應該取得一項新技能的學位嗎?所以當你工作十幾年,你至少應該精通三個以上的技能才是。所以在公司內同一項工作,做了三、四年後,都應該要轉做別項新工作,這是讓自己不斷學習的好方法,也是幫自己在做最好的準備。
譬如行政人員,若從總務庶務開始,進而可做一般採購,再轉物流進出口或是業務行銷等,逐項往相關工作發展;最後一個人若可以抵兩個人用,應該比別人更有機會調整薪資,至少裁員時不會是第一優先,不是嗎?公司會做調薪,願意用更高一點的薪資,絕對是因為你的技能,而不是你的年紀或是在公司的年資;或是晉升到更高階,擔負更多的責任;不然持續做同樣的工作內容,就持續用同樣的薪資給付。而每個人能具有多技能,公司也較不用擔心人員流動高,工作會沒有人做,所以多項技能的培養是公司與員工雙贏的良策。
但當你培養多項的技能後,市場景不景氣,公司賺不賺錢都不是你能控制的;所以你除了初一、十五拜拜祈求公司能持續經營下去外,你還要有最壞的打算。
所謂最壞的打算,就是當你唯一的客戶不要你時,你有無辦法找到其他的客戶?因此一如每個經營者一樣,你必須時時評估自己的技能與經驗放到現有的市場有無賣點。最簡單的評估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履歷放到市場,看有沒有其他家通知你面試;如果你能拿到你想要的職位與薪資時,至少確定你還有其他的去處,否則自認做了最好的準備,自以為功夫獨到,沒有市場,那也只是在自high而已。
公司內常看到一些自認懷才不遇的人,認為公司沒有給予重用的人,也可以用此方法了解一下,是你自認很優秀,還是外部也認為你很優秀?你自認自己在工程研發,行銷業務等技能有獨到性,但是有人要嗎?自認自己優秀並沒有用,離開原公司還能繼續有工作機會才是本事。
這種放到市場去自我評估的作法,在四十歲以後更要常做。因為四十歲前,一般的薪資要求較低,職缺較多,是事求人;隨著年紀增長,如果你還在找一般工程師的工作,那薪資要比現在增加的機會會越來越少;若要找主管的工作,除了職缺較少外,你被要求的技能,可能也會完全不一樣,這時你要準備的技能可能也不一樣了。可參考2016.12.05「年底想要離職,請先培養這三大技能」。
除此之外,外部的公司在評估人員,除技能的考量外,現有主管的年紀年資、薪水福利、管理文化、內部接班等各有不同的考量,因此若沒有合適的公司要聘用時,也要思考,自己最壞的打算是甚麼?自己還可以做哪些工作?自行創業?中年轉行業?若是失敗,最壞的結果是甚麼?這些事項在自己現在有工作,有能力時,就應該要思考與準備。許多四、五十歲的主管一離開現有的公司或工作,再也找不到其他工作時,就會陷入進退失據的情況,想要轉型又無頭緒,導致連基本的餬口都出問題,身心受創。
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不是只有在景氣低迷時才適用,而是平時就要居安思危。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年輕時換工作較容易,在現有的工作有時太過安逸,每天想的不是學習新技能,而是下班後到哪裡吃飯,周末四處旅行找小確幸,誤把私人企業當成公家機構了;哪天一覺醒來發現公司經營不善,自己又年華老去,卻找不到戰場,陷入中年危機,再來準備就來不及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