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經營管理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G_0252.JPG

        武漢肺炎這波疫情,擊垮了許多企業。嚴重的關門大吉,結束營業;稍佳者,進行減薪,資遣或放無薪假。有些公司由於工作負荷變輕,人力較為寬裕,會找員工整理工作區域,打掃清潔工作環境,甚至除垢除草等。其實企業內部工作負荷變輕,人力較為寬裕,公司應該利用此空檔,進行公司體質的調整,尤其是設法開源,對內節流,以及向下紮根三項基礎工作。

        設法開源:就是重新檢視所處市場的規模,分析現有客戶貢獻度,以及現有產品配置比與毛利率,從中去釐清出公司的核心技術與競爭力到底為何;如此才能檢討公司現行的發展方向是否有偏差,公司三到五年的中長期計畫,是否能夠因應外部環境的變化,產品及客戶是否需要進行調整?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9182.JPG

許多企業在年終會召開公司經營績效的檢討會議,檢討的項目不外公司整體損益,業績達成率,以及往下展開的產品銷售金額、客戶滿意度、生產效率、品質良率、庫存水準、配送客訴、應收帳款、人員離職率等;從衡量指標的構面來看,這些大多停留在財務面及客戶面,缺乏內部作業流程構面及員工學習成長面的檢討。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9321.JPG

許多公司為了作業方便,都訂有一些作業標準,辦法規定或SOP等,做為員工工作依循,希望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及行為,同時也塑造成企業工作的文化。

但在執行這些作業規定,總會遇上一些特殊情況的時候,譬如發貨倉規定三點後不再接當天的要出貨的檢貨單了,以免耽誤貨車的出貨時間;但是當業務臨時有急單要出貨時,倉庫可以拒絕嗎?這時單位主管就遇到兩難,若答應配合,此例一開,往後所有業務就覺得有例可循,要求比照辦理,規定辦法形同虛設;但是不答應就會被批為配合度差,官僚沒有彈性,沒有客戶導向。如何拿捏?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E7801.JPG

某天,倉庫的阿強如平常駕著熟悉的堆高機,升高要取最上層貨架的商品時,瞬間把堆疊在棧板上的貨物,從三米高的貨架上摔落到地面,造成商品全毀。

一般公司遇到這種狀況會如何處理?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倉管組長把倉管員阿強臭罵一番,然後就想辦法粉飾太平,並協助報廢商品,掩蓋問題。如果紙包不住火,部門主管去詢問倉管組長怎會發生此種問題,標準答案大概就是員工作業不小心;若問他如何改進,標準答案大多是往後會請員工多加注意,不然就是這次先口頭警告,下次再做懲罰,以求結案。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7748.JPG

        年近歲末,又是開始編制下一年度公司目標與預算的時節;編製過程中,公司未來的策略方向與目標都需要主管充分理解與配合,才能順利達標。許多公司編制前擔心內部雜音太多,都會舉辦一整天或是兩天一夜的主管共識營,希望可以打開主管彼此的心結,加強跨部門的合作。

一般進行的方式很多種,有從外部找來所謂的名師,或做演講,或看影片案例介紹一些管理技能手法,或是講師自己心靈雞湯經驗分享;另外有的公司則是舉辦戶內或戶外的團隊活動,有所謂的創意思考,也有團隊闖關遊戲,也有由老闆本人或高階主管上台說明公司的經營理念,經營願景等等宣示性的作法。但是有效果嗎?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7009.JPG

          最近北農總經理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其中一項是被議員質詢總經理看不懂財報,被譏為「高級實習生。若以看懂財報這件事來說,首先要先釐清兩件事,一是所謂的財務報表指的只是財務三表嗎,還是包含其他單位的經營報表?二是看懂的意思是甚麼?

企業財務三表是指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每月財務單位一定會製作的三個基本表,但是從這三個表的資料,各單位其實可以衍生出許多經營相關的管理分析報表,這也包含嗎?二是看懂有幾個層次,最基本是了解報表的數字代表的意思;其次是看出報表呈現的經營問題;三是可以對報表呈現的經營問題找出對策,提出改善指示。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6517.JPG 

        許多企業老闆常想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以期搭配企業使命、願景與策略。因此會定期進行公司價值觀經營理念的宣導,甚至舉辦主管共識營,員工家庭日等活動,希望員工更了解企業的文化。

        甚麼是企業文化,我覺得企業文化是組織由其價值觀及理念,經由處事方式形成的形象。簡單說就是組織運作時,處理事務的行為,也可以說是公司經營團隊等高階主管有怎樣的管理行為,就會出現怎樣的文化。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5432.JPG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333.JPG

由於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的推動,加上政府機構對上市櫃公司的要求,企業社會責任(CSR)目前在台灣已成為顯學,有錢的企業進行節能減碳、培育青年,推動公益;沒錢的企業到育幼院做義工、辦捐血、淨灘等,企業各出奇招,好像是花錢比賽。有家雜誌社還以企業的CSR支出金額占公司營業額比率多寡,當做評核企業CSR分數的項目之一,好像錢花得越多才越是良好的企業公民似的。

其實CSR關心的議題主要分成經濟、環境與社會三個面向,而這三個議題,牽涉的主要利害關係人不外客戶或消費者、股東、員工、協力商或供應商、地方政府或所屬的社區等五大對象。因此從議題來看,不管是公司面的永續經營、公司治理;環境面的生態保護,節能減碳;社會面的法令遵循與社區回饋;要讓股東,客戶,協力商或社區滿意,通通還是要必須透過員工去完成,因此先能關照員工,提升員工的技能,不才是企業要執行其企業社會責任的第一課嗎?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4316.JPG

年關將屆,許多公司的面對低迷的景氣開始縮編,嚴重者如復興航空、法蝶寢具等無預警的關門,更是讓人心驚膽跳,不知何時會輪到自己,年輕朋友問我應該如何應對,我總是建議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最好的準備,就是平時就要不斷的增進自己的技能,也就是自己除了深耕主要技能外,還要培養其他的第二技能、第三技能、甚至是第四技能等。如果每個人都把企業當大學來念,每四年不都應該取得一項新技能的學位嗎?所以當你工作十幾年,你至少應該精通三個以上的技能才是。所以在公司內同一項工作,做了三、四年後,都應該要轉做別項新工作,這是讓自己不斷學習的好方法,也是幫自己在做最好的準備。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3044.JPG  

  澎湖博弈公投已經落幕,公投前有在外地工作的澎湖人在FB上呼籲澎湖人要反對博弈,擔心設置賭場會破壞澎湖良善風俗;連總統都表示關心,博弈不是好的選項。對於這項公投,我覺得真正的問題,並沒有被凸顯出來。

首先應該要問的是,為何澎湖人要公投,為何台北或台中沒有博弈公投的需求?癥結點其實在澎湖沒有發展的空間;捕魚與觀光,只要一到冬季風起,大家都只能在家休息,沒有收入,所以希望拓展新業務;如果今天澎湖工商發達農業興盛,怎會想要開賭場呢?一如其他的台灣偏鄉,人口為何外流?就是因為當地沒有工作機會,所以年輕人要到外地討生活,了解問題的起因,才能探討問題。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016.JPG年金改革鬧得全國沸沸揚揚,主要問題在於如何讓既得利益者覺得公平對待,國內中小企業其實也有同樣類似的狀況。這些企業在開始創辦時,並沒有太深遠的考量,凡事簡單易行即可,但是營運一久就陸續出現便宜行事的後遺症,這時想要進行改變時,就面臨企業內既得利益者的反彈。

最常見的如公司要調整薪資結構的項目,想把部分薪資改為與績效連動的獎金,或是福利措施要改變,把年終獎金改為與公司獲利連動來計算,都會引發舊有員工的反彈。導致企業想要轉型脫胎換骨,重新進行翻轉,變得困難重重。如何突破,關鍵就在於企業最高主管是否能做到下列三件事: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3383.JPG

        許多組織總想做一些改變,譬如推行KPI制度,更換電腦資訊系統,調整部門組織功能,進行人員工作輪調等,但總是遇到許多阻力,狀況不外人員反彈不願配合,大家抱怨辦法不周全執行困難;而探究起來,真正原因都在於沒有人想要放棄既有的利益,改變既有的習慣,走出原有的舒適圈。

要打破這道魔咒,首先要先進行此三步驟。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3070.JPG近幾天美國德州達拉斯的警民衝突,黑白雙方相互射殺,震驚美國。會造成這麼大的衝突,主要不是依賴電視報紙的報導,而是社群網站的傳播;顯示過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社群網路的傳播速度一日千里,蔓延極快不易封鎖。同樣的案例在台灣,華航員工的快速串聯也獲得實證,社群網站這種功用大概是臉書,推特或Line開始設計推出時,沒有想到的功效吧?

現在許多公司內部,不管是部門成員或專案成員或幾個要好的死黨,大家都有公開或私下未公開的社群存在,一來工作進行時,大家可以快速的互通有無,比起公司正式的郵件系統更加即時,但是也有不良影響,公司許多會議正式的會議紀錄還沒有發出來,主管的發言或是討論的議題,內部已經有實況轉播了。

這讓公司的二手消息或是三手消息十分猖獗,製造許多無中生有的傳言。古代曾參殺人的假話,在現代的組織,大概只要十分鐘就能傳到每個人的手機,也因此許多公司表面看來好像風平浪靜,其實是暗濤洶湧,只要一到閃火點,隨時就爆發爭端,影響公司的穩定與成長。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5.JPG      

       總統大選將屆,各個候選人也提出了許許多多的政見,但若把國家當成企業組織的經營來檢視,很明顯的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問題。

      一是沒有人提到這個組織未來的目標願景與3到5年的中期計畫,也就是沒有提出組織未來的發展方針,沒有提出要如何協助業界開拓新市場,提振經濟,改善全民生活,反倒是提出許多社會政策,要如何應對逐漸老化,少子化的社會,要如何提供長期的照顧服務措施。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2895.JPG 

       一般新人進到一家新公司總是抱著雄心壯志,想要有一番作為,但是很多新人在公司待滿半年或一年後,變得心灰意冷,提不起勁在工作上。員工會喪失工作熱情,主要來自於工作上的挫折,而這些挫折,幾乎都是來自於主管的不當管理。

       主管在日常的管理,只要常有下列三個壞習慣,就會快速澆熄部屬的工作熱情。一是工作交辦前,沒有想法;二是工作進行中,很多想法,三是工作進行後,數落部屬。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888                                   時序又快進入一年的終點了,也是各企業開始檢討今年,策劃明年,並進行預算編製的時間點了。不過也很訝異的發現,台灣許多企業,包含有些上市櫃公司,竟然都沒有編制年度預算的習慣,或只是把年度預算當成可有可無的象徵活動。

沒有編制年度預算的原因,經探討後發現主要在於:

一這些公司不覺得事先做計劃的必要性。公司可能來年有新產品開發、新市場拓展或是新工廠的擴建計畫,但沒有做計畫的習慣,幾乎是依照老闆的想法行事,所有開支也是憑老闆的好惡決定,所以不認為需要編製預算;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5134           10月初出版的商業周刊,報導了日月光狙擊矽品的事件,提到矽品公司自以為夠認真,技術夠好,就可以高枕無憂,結果是讓日月光拿著十幾億美金,進行惡意的併購,導致公司拱手讓人。

觀察台灣第一代的企業創業人,以技術與業務兩種人出身居多。靠技術起家的創業模式,多是創業者自己從工作中學習到某項技術,之後便利用這項技術自行創業,從一開始可能幫人做代工,或是自己購置設備小量生產,之後技術逐步穩定,再加上從過程中一路不斷的自行研發與改良,日漸做大,最後成為一方之霸;

靠業務起家的創業模式,則是創業者自己先做貿易或買賣業務,進出口某些產品或是代理銷售某些品牌產品,之後代理或服務的項目越來越多,便選擇一兩項自行投入生產甚或自行促銷自有品牌,之後靠著卓越的銷售能力及帶領的銷售團隊,日漸擴充市場,也終成一方之霸。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5188          朋友在一家傳產公司擔任小主管,最近他們公司內部稽核人員開了一張改善缺失單給他,缺失內容是公司的出納工作目前是由會計人員兼任,有潛在風險,所以列為缺失。朋友也知道這樣不好,但是由於公司規模不大,因此有許多工作都是一人身兼數職,因此這項缺失便一直掛在他頭上,不知如何解決。

我告訴他,那就開一張人員增補單,要求增補出納一名,給總經理簽核啊。朋友說總經理就因公司規模不大,不需要一個專職的出納,所以沒有批准,因此這項缺失才一直存在;我說那你就把總經理沒有批准的人員增補單,拿給稽核人員,告訴稽核,這缺失要掛在總經理頭上,因為總經理不批准啊,不能掛在你頭上呢,看稽核要如何處理這問題。

這樣的回答聽來像是單位間在推卸責任、互踢皮球;不過我只是想突顯公司內品保,內稽,環安等負責稽核人員的問題。如果公司內稽核人員的工作只是拿著現成的規範做稽核標準,與規範有不一樣的地方,稽核的工作就是開立缺失單,而不是面對現況,思考如何解套,那公司設立稽核單位的目的又是什麼?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665          公司要修改請購及採購作業管理辦法,採購單位說我們不是請購單位,所以請購的作業流程與表單,要由請購單位來撰寫;採購單位只負責生產性用料,所以庶務用品的採購作業辦法,要由行政總務單位來撰寫。因此一份請購採購管理作業辦法的修訂,就會因為作業流程橫跨了數個部門,部門間推來推去,不知道誰要處理。

要解決這種跨部門合作問題,當然是部門的處級主管的責任。但是公司越是高階的主管,都是某一部門出身,本身專業難有足夠的知識去解決。除非高階主管如總經理,內設有總經理室專職的幕僚,如專員或特別助理等來負責,否則橫向部門的整合要高階主管親自處理,是不可能的事。大家可以線上查詢一下徵才網站高階主管的條件,都會看到要能「跨單位整合重大專案任務推動或是協助主管進行跨部門溝通協調作業」。就可見跨單位的整合與溝通協調是許多組織共有的痛

另一方法就是公司在員工的績效考核,除了評核目標的達成率,也評核人員的行為職能,把「主動積極」,或是「團隊合作」等職能也當成員工年終考核的項目之一,讓主管與員工願意往前多跨出一步,拋棄本位主義,實務的作法可以參考之前發表的部門KPI如何與員工績效考核連結一文。或是對各部門進行內部客戶的滿意度調查,讓部門彼此做評比,也培養員工客戶導向的觀念,避免部門主管對所分配的任務,總是先想到「做這事對我部門有何好處」,若沒有好處,為何要做的想法;同時主管多做事,一定會增加自己部屬的工作負荷,引起部屬的不滿;因此組織要做好跨部門合作,若有制度上的協助,會更順利。

文章標籤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