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888                                   時序又快進入一年的終點了,也是各企業開始檢討今年,策劃明年,並進行預算編製的時間點了。不過也很訝異的發現,台灣許多企業,包含有些上市櫃公司,竟然都沒有編制年度預算的習慣,或只是把年度預算當成可有可無的象徵活動。

沒有編制年度預算的原因,經探討後發現主要在於:

一這些公司不覺得事先做計劃的必要性。公司可能來年有新產品開發、新市場拓展或是新工廠的擴建計畫,但沒有做計畫的習慣,幾乎是依照老闆的想法行事,所有開支也是憑老闆的好惡決定,所以不認為需要編製預算;

二這些公司每年營收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公司的產品固定、市場固定、客戶固定,可能連競爭者都很固定,公司成長與否完全視外部景氣而定;有些是公司沒有固定產品,未來一年完全是看客戶下什麼訂單,自己就去找產品來供應;因此公司經營規模固定,每年的營業收入與費用支出與去年相比,大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老闆憑自己多年的經驗就可以掌握八九成,所以編製與否,並不太重要;

三是,這些公司沒有每月經營數字檢討的習慣,內部也沒有落實月結的作法,每月不會檢討實際數字與預算數字的差異,並找出原因。因此縱使編製了年度預算,不僅不代表一定會去執行,或是同意要去執行,預算只是完成一項書面文件,編製完了就沒有用處,所以做年度預算意義就不大了。

上列幾種情形簡單的說,就是代表這些公司新的一年沒有經營方針與年度目標,所以沒有明確的營業目標與預算,每月沒有客戶別及產品別的營業計劃;沒有經營方針與年度目標,也代表公司沒有整體的經營策略,各部門也不清楚自己的政策方向,以及每個部門或是每個員工年度績效重點為何,應該要如何進行考核;如此就會造成各部門或員工的績效考核項目(KPI),僅能憑主管的印象給分,公司就把績效評核侷限於有無降低費用,有無精簡人力,有無客訴,如何讓員工多做事少付錢了。

公司若只是依照往年的方式在做事,員工每天的工作性質就很會類似,同時營造出:

1.員工工作內容重複,不須學習新事務,大家安於現狀吃大鍋飯;但又因為重覆做著相同的工作內容,員工會自以為自己經驗相當豐富,在自己的工作領域自認十分優異,聽不下新觀念,排斥新作法,不想嘗試新流程,不會使用新工具。

2.資深員工自成小團體,相互串連;每天抱怨的不外是工作量越來越多,薪水沒有相對變少,福利年年縮水;有自覺想上進的員工,會逐步流失,公司出現人才斷層,人員工作年資不是十幾年以上,就是三年以下。出現中階幹部找不到合適的人員。

3.公司大小事情,都是憑過往經驗在處理;老闆凡事一把抓,鉅細靡遺都要他同意,部門主管重要性相對降低,也就養成凡事不須做計畫,或提建議;既然凡事都向上請示,自己就落得清閒,久而久之也不想表達自己的意見,遇到問題也不想有所承擔,每天聽從老闆指示做事,在這種公司久待,主管水準自然也不會有所進步。

從公司有無編製年度預算的習慣,可以了解公司管理上的許多問題;這些管理上的問題與企業的員工未來的發展及職涯顯然大有關係。因此到新公司面試時,不彷詢問公司每年是否有預算編列的活動,若沒有固定進行編製,代表公司做事沒有事先計畫的習性,同時也代表員工未來無法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向,主管有無規畫能力並不重要,來到這種公司就必須三思了。

arrow
arrow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