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5.JPG      

       總統大選將屆,各個候選人也提出了許許多多的政見,但若把國家當成企業組織的經營來檢視,很明顯的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問題。

      一是沒有人提到這個組織未來的目標願景與3到5年的中期計畫,也就是沒有提出組織未來的發展方針,沒有提出要如何協助業界開拓新市場,提振經濟,改善全民生活,反倒是提出許多社會政策,要如何應對逐漸老化,少子化的社會,要如何提供長期的照顧服務措施。

       二是沒有人提到組織要如何損益兩平,也就是財政收入與開支如何平衡,檢討現有的行政機構要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研發單位要如何研發新技術,提升產品品質;現有公務組織員工要如何考核汰換;反而競相提出要如何加強所屬員工的福利措施,建房舍,提高生活補助津貼。

       三是看到國內人才逐漸出走流失,薪資偏低,提出的不是如何協助提升業者的競爭力,加強國內技能教育訓練,協助業者提高附加價值,而是想到提高最低薪資,以為如此就可以把人才留在國內。

       這些現象很像台灣現有中小企業的問題,第一代創辦者有點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交付的第二代,學歷雖不錯,但卻抓不到公司經營管理上的問題。原因在於:

       1.第二代沒有從基層員工開始做起,沒有親身跑市場接客戶寫報告,到工廠看生產做實驗,改品質趕出貨,只是因為學歷高或關係良好,就從高階主管的幕僚開時做起,進而轉為部門主管,沒有基層工作經驗,所以不知道什麼是鹿茸。

        2.第二代由於承接前人的基礎,過往公司的市場與產品大致底定,所以不訂定組織發展的策略與目標,也不會有問題;尤其是公務機構不是營利單位,沒有營收壓力,不須為未達目標負責,所以工作經驗的成長較第一代有限;以致於遇到外部市場變動劇烈,組織需做變革時,便缺乏有系統的應變措施,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別談超韓趕星,或五年計畫。

        許多人一直擔心,台灣的未來在哪裡,會變得如何?其實這問題也不難回答。一個公司若逐步喪失競爭力,又推不出新產品,找不到市場方向,沒有計劃,請問能走到哪裡去?當一個公司業績逐步流失,員工出走,經營者掌握不到經營問題的癥結,只是想要討好員工,請問這公司能走到哪裡去?

        其實我們鑑往就可以知來。當一個公司業績不振時,人員自然就走掉;當一個縣市缺乏工作機會時,人才自然就會移動到有工作的地方;早期的澎湖人移到高雄,不就是這種問題,後來的南部人往北走部移動,不就是這種問題?

       移出的人口自然就會在工作所在地買房,在當地消費,在當地結婚生子,當地落腳,只有在過年過節時才回家;農曆春節澎湖人為了要返鄉團圓,台澎機票船票一票難求;到北部謀生的南部人,高鐵票火車票一票難求,每年春節在高速公路塞車七八小時,不就是這個現象產生的後遺症?

       澎湖因為找不到產業上的競爭優勢,所以走上服務休閒遊樂的行業,販賣島嶼風光與漁業美食;中南部除了科學園區外,各地農會現在不也是在販賣農村風光,走休閒服務的遊樂路線?未來整個台灣如果產業也找不到競爭優勢,也只能販賣農村風光,推出花海,坐熱氣球,走休閒的遊樂路線。

       所以未來的台灣,即將是優秀的人員逐漸往外遷移,剩下老弱婦孺留守家園;留下來的台灣人除了少數的製造工業外,就是透過電子商務,經營民宿,觀光工廠,販賣美食,走向休閒服務業;過年時節,各地機場會越來越塞,平日除了返鄉探親,回台就醫診療的民眾,來台灣的就以觀光客居多,這有很難想像嗎?

       看現在的澎湖,就知道10年後的台灣南部的景象;看現在台灣南部,就知道20年後的台灣景象,如果台灣的領導者或部門主管是如此缺乏經營管理觀念,公務人員又不進行汰換的話。
arrow
arrow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