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888.JPG                                                                             總統大選後檢討國民黨敗選原因的聲音不斷,同時許多高階主管跳出來說要競選黨主席。其實任何組織會崩壞的根本原因,就在組織內有太多不適任的既得利益者,尤其是高階主管。國內企業常就看見許多不適任的高階主管,占著位置不放。這些主管不是年資已久的開國元老,就是老闆的家族或親戚。只要在同一組織浸泡一久,主管就會出現下列現象: 

       一是不把公司當成是一個有機體來栽培,希望組織生生不息,而是把公司當成是自己私有的財產在看待,公私不分。由於這類主管與組織相處久了,很自然就把組織視為自己所生的小孩,因此雖然公司可能已經有二、三十年了,但在這些人的眼裡,仍覺得是小孩子,需要自己的照顧,擔心自己離開就會出問題。

       二是這些主管的知識與技能並沒有與時俱進,因此常自以為是,卻因自覺自己很了解公司,所以公司經過了數十年,作業方式還是相同的一套;彷彿就像一些大學老教授,講義數十年不更新,卻自覺是自己的心血結晶,幻想會自動加值歷久而彌新,不知道早已過時。

       這些主管不被更換不是因為他們優秀,而是這些人位居高階,縱使是占著茅坑不拉屎,組織內部也沒有人甘冒大不韙,提出更換建議;同時也因為沒有計畫性的在培養後繼的主管人選,擔心更換主管不知是否會出現問題,所以常看到許多公司內一群並不適任的高階主管,每月定期召開高階會義,檢討公司為何經營不善,尋找業績退步的原因,甚或討論該換哪位基層主管或技術人員,卻不知道最該調整的是他自己。

       要解決這種問題,就是企業要有自我調整的機制,定期進行組織翻轉,不然只能等著被外部的力量翻轉。要如何定期翻轉組織,活化組織,成為一個有機的企業體,至少應該循序進行三件事情:

       一是讓部屬可以表達對主管的滿意度。一般企業都是主管評核部屬,但也應該讓部屬表達對主管的滿意度,不管是工作的分派,工作問題的協助解決,領導管理的風格,考核與晉升的公平性等各方面,都應該聽聽部屬的聲音。畢竟主管不能由部屬票選,但由部屬評分主管,也是另一種傾聽內部客戶聲音的方法,不要讓主管一直自以為是。

       二是主管可以設立任期,每四年一任,四年後就做工作輪調,調往專業較接近的部門。如此除了可以培養主管的多能工外,也可以培養主管跨部門的整合能力,為組織未來的高階主管做接班準備。國內企業的部門主管常只有一項專長,產、銷、人、發、財好像是楚河漢界,相當害怕與抗拒轉換到其他部門,擔心自己的專業經驗中斷,擔心專業罩不住部屬被問倒,不願意學習新事物,因此就是依賴大學畢業後的工作專長,持續二三十年,導致組織內缺乏跨部門的整合人選,無人具備經營整個事業體的能力;當組織想要拓展新事業時,就是外部找人,大家在家內鬥內行,出外外鬥外行,組織充斥本位主義。

       三是定期淘汰不適任的主管,並從外部引入新血進入組織,組織才不會像一灘死水。許多公司常礙於情面,不適任主管不敢更替,導致像公家機關一樣,幾個位置就些老人在把持,用相同的思維,在做換湯不換藥的工作,這樣如何進步?遇到外部的競爭,如何想出新招?遇到問題如何找出真因?

台灣的企業,若不能循序進行此三件事情,組織喪失競爭力是早晚的事;同理,國民黨如果就是同樣的一批人在檢討敗選的原因,能檢討出真因來嗎?黨主席的競選還是認為非誰不可時,組織如何改革?

arrow
arrow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