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473                  

        公司設定年度目標,策略,預算計畫,部門KPI,行動方案等,只是完成了P(Plan)D(Do)C(Check)A(Act)的規畫階段(P)而已,工作並未結束,關鍵點在執行階段(D)。有了好的規畫並不保證一定有好的執行成果。各部門執行的成效如何,必須定期做成效的檢討與追蹤。

要定期做成效的檢討與追蹤,公司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定期開會檢討。而會議要能有效的檢討與追蹤,完全在於會議主席的實務經驗是否豐富和與會主管是否認真參與了。

公司內一般常見的績效檢討會議大致呈現三種問題,從問題的類型,可以了解公司從總經理,事業處長,部門主管的管理層次。

第一種是檢討會議各部門只做口頭報告工作進度,沒有文字報告內容,主席就是聽取部門報告,然後做指示;或是報告者有提供報告內容,但沒有提供相對比較的數字,譬如報告營業額降低,卻沒有上期或去年同期比較數字,主席缺乏比較的基礎,就憑過往印象,針對他聽到的缺失做詢問、討論,無法做出具體的改善指示。其他主管對他部門的業務也因為不熟悉,所以插不上嘴。

這種會議,所有與會者一般是沒有大公司的會議經驗,不知道如何有效開會,不然就是都由基層逐步晉升的主管,沒有太多訓練,便宜行事,開會效果自然不佳。

參加這種會議的主管其實不太需準備,帶一張嘴與會,有問題事後再做說明。所負責的業務真出紕漏,主管只要默不作聲,開完會後也不會做任何追蹤,下個月問題還是雷同;如此一月度過一月,一年度過一年,雖有檢討會,但是效果不彰,徒具形式,白白浪費規畫階段所做的努力。

第二種是有相對比較的數字,但沒有細項的差異分析真因。譬如營業額降低,卻沒有進一步從客戶別、產品別或銷售區域別的做細項比較,因此無法掌握到底是市場景氣所導致,還是有其他競爭者的進入,或是有新產品促銷造成;沒有深入分析變化的原因,這種檢討會只會讓與會的主管大家各憑想像發言,好像瞎子摸象各說各話,後續得出的改善也不知是否對症下藥,有可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檢討會議的成效,不見得顯著。

這種會議,主管一般是沒有管理與品質分析手法的訓練,不知道如何從細節去掌握問題的真因,不然就是業務出身的主管居多,對細節掌握沒有興趣。

這種會議,讓與會的主管大家各行其是,不知找出真因,也不做腦力激盪,公司可能就眼睜睜看著產品遲交,客戶抱怨,獲利下降,經營狀況日漸走向下坡。這類公司策略規畫的再好,KPI項目訂得再多,也無濟於事。

        第三種是有分析差異的原因,但卻提不出有效的對策與方法。公司營業額未達,若是大陸地區訂單萎縮,那應如何提升呢?成本偏高,若是耗損過大,良率不佳,那應如何改善呢?離職率高,若是薪資福利不佳,那對策是甚麼呢?針對真因,報告者卻沒有提出有效對策,只想把問題拋給擔任會議主席的大老闆去處理,自己不想負任何責任。更糟糕的是養成各部門拼命拋問題,若有缺失都是別人造成的,一味指責其他部門。

        這種檢討會議,一般是會議主席個性問題,所以報告者便把自己應處理的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不然就是公司各事業處山頭成形,不是多年的老臣就是無能的皇親國戚當家,大家各有想法,就造成公司訂定的年度目標或策略,全是高階主管的責任,部門只是被動的聽取指示。

        公司內部開各項檢討會議,小從員工工作周報的檢討,部門專案工作檢討,大到公司產銷會議,KPI會議,經營分析會議,目的就是要確保規畫的成效;有經驗且能力好的主管,能從各部門報告的數字,看出其問題;從原因的分析,看到原因的探究是否周全;從對策,看到未來營運必須調整的項目。能力不佳的主管,在檢討會議上,不是對數字不敏感,就是對問題原因也不清楚,更不用說提對策了。

開績效檢討會是公司執行力的另一種展現,開績效檢討會是在確保規畫階段的成效,同時也在檢驗各階級每個主管的能力;從會議的進行方式,主管的表現,可以估算出公司未來的發展能耐。而部門主管也可以透過參加公司各種檢討會議,了解自己的部門要往哪個方向發展,該做何事,讓部門真正成為公司的策略夥伴。

arrow
arrow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