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543.JPG

          年底將屆,媒體調查年後想離職的原因,有薪水太少難過活,沒有晉升機會,公司沒有前景,沒有加薪,主管難相處,不喜歡現在的工作等;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都可以理解,薪水太少是溫飽的顧慮,公司前景不佳是安全的顧慮,主管難相處是無法有歸屬感與被重視感,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是無法達到自我實現。

          而年後換了工作,是不是這些需求就可以得到滿足呢?我看也不會;問題點出在哪裡?其實問題還在自己本身,也就是說自己本身想要的是甚麼?本身現有的工作經驗與技能是市場需要的嗎?

          市場需要的技能是甚麼?其實很多。那要如何準備呢?簡單的方向可以參考Robert Katz歸納的三大技能;一是專業技術能力,二是人際能力,三是概念化能力;在工作初期所需較多的能力是專業技術能力,工作越久,職位越高管理的範圍逐漸擴大,專業技術能力的需求會降低,轉而要提升概念化能力,而不因工作時間轉變的是人際能力。

          專業技術能力,在各行各業都不同,製造業的生產製造,採購物管,行銷業務,人資資訊,研發品質,會計財務到環安衛,廠務設備,智財稽核,秘書公關到休閒服務業,金融電信業,國防軍事….不同行業的專業都有其不同的技術層次,如何做到更深入,甚至能多跨幾個專業,是每個人都要去努力的方向。這是基本功,你的專業技能若不能在前段班,就應該要立即著手改善,不必抱怨薪資太少,主管不好,想用換工作來解套。

          人際能力也很多技能,在企業內可以從日本人最常說的報()、連()、相/()開始,報,就是凡事向主管報告;連,就是工作中分享進度與資訊;相,就是遇到問題要提出來討論。這不管在甚麼行業或職位都是必要的溝通與協調。許多上班族,對報連相做不到位,因此就有可能做得流汗,但主管並不知情,所以被嫌得流口水。

          概念化能力就是能將抽象或複雜的情境予以概念化,形成可以套用的方法。作文大家常說的起、承、轉、合四個步驟是一例,工作上可以PDCA Plan(規劃)Do(執行)Check(檢核)Act(改善) 為代表PDCA這四步驟若套用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的作業上,P就是問題掌握目標設定真因分析與對策擬定,D是對策實施,C是效果確認,A是標準化與再發防止;若套用在公司的經營管理上,P就是設定公司年度目標擬定工作計畫人員與預算;D就是工作分派,問題解決;C是進度追蹤與稽核;A是改善措施;國際標準組織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各項作業規範或是各類型的專案規劃與管理也都有PDCA的影子。許多概念若懂得套用,其實做事就有其基本的方法論可用。有方法可以套用,許多工作就可以簡馭繁,不必各項專業工作都要實際做過,才能解決專業執行上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外部顧問可能對你的專業工作不熟,但卻可以找出問題,給予建議的原因。

因此年底想更換工作的問題,要先思考的是,市場提供的工作,與你想要做的工作與你可以做的工作,三者有無交集?台灣薪資不佳,你可以去外商,去亞洲其他國家,去歐美就業,如果你夠競爭力的話。工作無法贏得直屬主管的關愛的眼神,只要你有料,做出口碑,會是事求人而非人求事。

所以每個人工作上最大的敵人,不是公司的前景,也不是主管,而是你自己。在現有的工作領域,你會不會自告奮勇去做些別人不想做的工作?當別人在互相推諉工作時,你會不會覺得吃虧就是占便宜?你若可以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工作領域,你就會發現有時像傻瓜做了些無用之事,有一天那些經驗還是有用的。

因此你最應該擔心的應是,每年你的技能有沒有隨著年紀而增長,還是停頓不前?你的專業技能,人際技能,概念化技能有無隨著工作時間在累積,還是只是領到薪水而已?

能不斷加強專業技能到人際技能到概念化技能,才是工作最大的保障,薪資福利,職位高低會隨著這些能力的提升而改變。網際網路讓世界走入地球村,競爭的對手也不只是在台灣,大陸人的後面還有越南人,印度人追趕過來,要嘛加快速度,不然就去公家機構終老一生吧。

arrow
arrow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