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企業經營的問題,你只要待過幾家公司,大概都可以看得出來,不是研發的創新不足,就是生產品質有問題,效率不佳,不然就是缺乏品牌,只能停留在代工,就只能走上cost down的路途。也因為走上cost down路途,公司就從台灣,搬移到大陸,從大陸搬移到越南,印尼,甚至印度、非洲去了。

當大家都在質疑台灣企業的老闆們缺乏策略,不知創新時,我覺得台灣企業經營的問題,同樣也出現在台灣目前的員工身上。

如果把個人也當做是一家企業時,經營自我與經營企業其實沒有什麼兩樣。經營自我,每個人其實也需做研發,生產,品牌;怎麼說呢?如果把每個人上班所做的工作,當成是個人所接獲的訂單時,如何把工作的內容做突破性的改善,推陳出新,更有創意,不就是需要研發嗎?如何把自己工作的內容,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做出最佳的品質,不就是生產問題嗎?如何讓自己的工作績效獲得主管的信任,贏得信賴,做到有口皆碑,不就是在創立個人的品牌嗎?

如果你這個人,每天只是做著日復一日重覆性的工作,依照主管交辦的事項,不花腦袋的完成,工作之餘不做檢討,工作經驗不會累積,那麼不就像一家不做創新,固定照單生產,只做代工,無法做品牌的公司了嗎?也因此你這家公司所接的工作,當然就會停留在22K的階段,你個人也就很有可能會從台灣,移到大陸工作,未來也有可能移到越南,印尼,印度,非洲去打工了。

自我的經營雖與企業的經營完全相同,但經營上卻是更有難度,為什麼?因為很少有公司只有依賴一家客戶的;但是對一般上班族而言,如果你沒有在外面兼職的話,每個人就真的只有一家客戶,每月你只能從這家公司收到錢;也沒有一家企業的生產線是不能擴充的,但對上班族而言,每個人的生產能力,一天就固定只有24小時,完全無法擴充產能,最多也不過是每天留在公司加班,多做幾個鐘頭而已;每個人的工作年齡也是有限的,對上班族而言,最多就是工作個三,四十年就退休了,無法像一般企業,一代傳給一代,逐步贏得客戶的信任,累積口碑,變成百年老店,塑造市場品牌形像。

因此個人要想跳脫22K,就必須要去思考,如何在只有一個客戶的狀況下,不斷創新,來獲得唯一客戶的認同;如何在每天有限的八小時的工作時間內,做出更多的東西,產出更有效率,更有價值,更有品質的東西,換得客戶更高的薪資;如何從工作中獲取更多的經驗,更加滿足外部市場的需求,建立自己個人的實力,為自己的未來鋪路,求得更高的職稱與職務。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像經營企業的老闆一樣,必須去思考,自我最終的願景為何?依此訂定自己人生的策略,思考如何在自己有限的時間,有限的人力下,能掌握外部市場的需求,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規畫出自己想做,也能做的工作;這先確定後就必須從工作中,不斷的做改變突破,改善自己的工作品質與價值,累積自己的經驗,塑造自己的品牌,讓自己的履歷表成為自己最佳的DM,讓外部的客戶收到你的履歷,馬上眼睛為之一亮,想下單給你。

公司的問題,員工很容易就看得很清楚;也常會疑惑公司為何無法更好,是市場景氣不佳嗎? 還是老闆經營能力有問題,或是主管無能?其實每個人也都是自己的主人,也都在經營自我,也可以想想,自己有無類似的問題?有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我相信能夠這樣思考的話,自己才能跳脫22K的泥淖。

arrow
arrow

    陳漢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